树有根,水有源。家谱记载着你的根。你的出处,及你们迁徙的情况。
你们族人历代的名人等。遇到同姓人你如何知道是不是你们一家的。
有了家谱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你同支、同宗。
三千多年来,我们的祖先编制的难以计数的家谱,在当时和后来的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活动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。这些作用前面已简单说到———从商周到汉代,家谱的主要作用是家族文献:祭祀祖先、证明血统、辨别世系,同时,又是权力和财产继承的依据。进入魏晋南北朝的门阀社会后,家谱在政治、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大大增强,家谱的主要作用是证明门第,做官以至婚姻嫁娶,社会交往都是以家谱为依据,家谱既是家族文献转又是为一种政治工具。隋唐两代,取士多由科举,家谱在选官方面的政治作用削弱,但在婚姻等方面的作用增大。宋代以后,取士、婚嫁不看重门第,各社会阶层的成员升降变迁也很频繁,家谱的政治作用基本消失。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纂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,纯洁家族血统,尊祖、敬宗、陆族、团结、约束家族成员、教育后代,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,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,家谱中大量出现家族祖先的善举恩荣和各种家训、家箴,对于传播伦理,稳定社会秩序发挥,一定作用。因而,家谱的纂修无论是唐代以前还是宋代以后,往往都得到政治的支持和鼓励。此外,明清两代科举取士,各地中举名额都有一定数额,一些考生往往冒移籍贯,避多就少,以期容易考上,为此,经常引起诉讼,家谱此时又将发挥证明作用。清代旗人袭爵、出仕,需要出示家谱以为凭据,这也可以看作是家谱政治作用的一点残余。